作者 | Jane
在资本市场摸爬滚打14年的捷顺科技,用一组扎眼的数据为自己的 “周年庆”添上了几分尴尬。从2011年8月15日敲钟上市时的意气风发,到如今市值较巅峰蒸发超50%,这家以智慧停车为招牌的企业,正深陷“规模增长利润缩水”的怪圈。
市值翻倍,但净利润14年跌26%
翻开捷顺科技的市值账本,乍看之下似乎成绩亮眼——从上市首日的25 亿元到如今的72亿元,市值翻近2倍。
2020年7月9日,捷顺科技市值一度冲至105亿元,那时资本市场对智慧停车赛道的狂热还未褪去。但短短五年间,33亿元市值凭空蒸发,30%的蒸发幅度,不仅抹去了行业红利期的全部溢价,更暴露了公司基本面支撑的脆弱。
2011年上市当年,捷顺科技实现归母净利润 4260.56万元;到2024年,这一数字降至3138.65万元,14 年间累计下降26.33%。
细究数据可见,2017年2.09亿元的净利润高点过后,业绩便开启断崖式下跌,2024年同比降幅高达72.04%,盈利稳定性堪忧。
营收端的表现同样乏力。近五年营收规模在13.71亿元(2020年)至15.79亿元(2024 年)间小幅波动,年均复合增长率不足3%。
拆分结构看,2024年作为核心业务的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占比 42.62%,停车资产运营占19.29%,软件及云服务占13.98%,三项业务合计占比超75%,但在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的背景下,这样的营收结构未能带来增长动能,反而陷入停滞。
全生态布局,难破增长困局
捷顺科技标榜的“投资 + 建设 + 管理 + 运营”全生态场位经营方案,以及智能硬件、软件云服务、新能源等五项主营业务的布局,看似覆盖了智慧停车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在市场竞争加剧、人力成本上升、技术迭代加速的多重压力下,公司既未能在硬件领域建立技术壁垒,也未能在运营服务端形成规模化盈利模式。
从财务数据看,净利润的大幅波动与营收的平稳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公司成本控制能力的薄弱和盈利模式的不稳定。当行业风口退去,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必然面临估值回调。
上市14年,对一家企业而言本应是夯实根基、迈向成熟的阶段。但捷顺科技却在规模扩张的幻觉中迷失。未来,若不能在业务协同、技术创新或盈利模式上找到突破口,这家智慧停车企业的资本市场之路恐怕只会更加坎坷。
-END-往期精彩“研值”推荐
]article_adlist-->尚未盈利的毫米波雷达“龙头”,冲刺IPO?
东阳光药港股上市 超百款在研药物在手打造创新药旗舰
一键打包科创板!这个产品β、α两手抓
]article_adlist-->财经领域专业媒体团队专注研究证券市场,为投资者服务。
]article_adlist-->免责声明:上述文章均是根据相关资料撰写,力求内容客观及观点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完整,不构成投资建议。研值有道不对因使用上述文章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点“在看”,一起飞哟~
明利配资-明利配资官网-股票配资门户网站-配资头条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