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7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的具体时间,经党中央批准,定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
据介绍,封关是指将海南岛全岛建成一个海关监管特殊区域,实施以“‘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制度。封关不是封岛,而是进一步扩大开放,封关后海南与国际的联系将更加便捷。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制定了现阶段的封关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实施更加优惠的货物“零关税”政策。“一线”进口的“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将由21%提高至74%,在岛内享惠主体之间可以免进口税收流通,加工增值达到30%的可免关税销往内地。
实施更加宽松的贸易管理措施。在“一线”进口方向,对全国现有的部分禁止、限制类进口货物作出开放性安排。
实施更加便利的通行措施。以岛内现有8个对外开放口岸作为“一线”口岸,对符合条件的进口货物径予放行;设置运行海口新海港、海口南港等10个“二线口岸”,对进入内地的货物创新采取多种便捷通行举措。
实施更加高效精准的监管模式。对“零关税”货物、放宽贸易管理措施货物等实行低干预、高效率的精准监管,保障各项开放政策平稳落地。有关政策文件稍晚时候将陆续对外公布,并于全岛封关之日起施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昌林表示,下一步,将以封关为契机,积极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并根据海南发展需要,不断扩大开放度,持续完善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努力打造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封关后到海南出差旅游等不需额外办理证件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表示,海南自贸港封关后,海南与国际的往来将更加顺畅自由,与内地的联系更加便捷高效。
按照现阶段的封关制度设计,除部分货物从海南自贸港进入内地需要接受查验外,大多数货物以及所有的人员、物品、交通运输工具等进出海南岛仍按现行规定管理,封关前后没有变化。大家到海南岛出差、旅行都和现在一样,不需要办理额外的证件。
实施更加优惠的货物“零关税”政策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按照总体方案关于“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的要求,结合海南发展实际,已会同有关方面制定了现阶段的封关政策措施。
王昌林介绍,
一是实施更加优惠的货物“零关税”政策。“一线”进口的“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将由21%提高至74%,在岛内享惠主体之间可以免进口税收流通,加工增值达到30%的可免关税销往内地。
二是实施更加宽松的贸易管理措施。在“一线”进口方向,对全国现有的部分禁止、限制类进口货物作出开放性安排。
三是实施更加便利的通行措施。以岛内现有8个对外开放口岸作为“一线”口岸,对符合条件的进口货物径予放行。设置运行海口新海港、海口南港等10个“二线口岸”,对进入内地的货物创新采取多种便捷通行举措。
四是实施更加高效精准的监管模式。对“零关税”货物、放宽贸易管理措施货物等实行低干预、高效率的精准监管,保障各项开放政策平稳落地。有关政策文件稍晚时候将陆续对外公布,并于全岛封关之日起施行。
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已初步建立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6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发布以来,一批标志性、引领性创新举措已推出,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初步建立。
王昌林介绍,人流、物流、资金流和数据流4类要素进出更为便利,总计85个国家的人员可免签入境海南。“中国洋浦港”船籍港国际航行船舶总吨位跃居全国第二。资金可在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与境外账户间依法自由便利划转,数据出境实现负面清单管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3大领域加快开放。制定进口原辅料、交通工具及游艇、自用生产设备“零关税”政策。
全国首张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出台实施,推出22项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开放程度全国最高。企业和个人两方面的税收优惠力度持续加大。出台企业和个人所得税税率“双15%”优惠政策,累计减免税额分别超过310亿元和170亿元。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岛。离岛免税购物额度增加至每人每年10万元。以海南自贸港法这一专门法律为基础的法治保障不断完善。通过法律形式明确自贸港各项制度安排,出台40余项配套法规,有力保障了改革创新举措落地实施。
总的看,随着这些政策制度的实施,海南自贸港开放发展蹄疾步稳、蓬勃兴起,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效,也为启动全岛封关运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封关后“零关税”商品范围将达6600个税目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已经牵头制定了货物进出“一线”“二线”及在岛内流通的税收政策,以及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口征税商品目录,拟于全岛封关运作之日起施行。封关后,“零关税”商品覆盖面显著提高。
全岛封关运作以后,进口“零关税”商品将实行负面清单管理,由进口征税商品目录取代此前的“零关税”商品正面清单。
“零关税”商品范围将由目前的1900个税目扩大至约6600个税目,约占全部商品税目的74%,这比封关前提高了近53个百分点。
享惠主体范围也明显扩大。目前,进口“零关税”政策仅允许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登记注册的独立法人企业、事业单位作为享惠主体。全岛封关运作之后,享惠主体将基本覆盖全岛有实际进口需求的各类企事业单位还有民办非企业单位等。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介绍,政策的限制条件进一步放宽。封关运作以后,进口“零关税”商品及其加工制成品不再局限于企业自用,可以在享惠主体间自由流动,免于补缴进口税收。这对于延伸岛内的产业链条,增强产业竞争力,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具有积极意义。
海南自贸港实际使用外资年均增长14.6%
发布会上,海南省有关负责人表示,海南自贸港开放力度越来越大,产业体系越来越优,封关运作各项工作已经准备就绪。
据介绍,海南自贸港实际使用外资1025亿元,年均增长14.6%;境外直接投资97.8亿美元,年均增长97%;新设外资企业8098家,年均增长43.7%;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年均增长31.3%和32.3%。176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南投资,经济外向度提高到35%。
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这4大主导产业5年提高13.7个百分点,占全省GDP比重67%。
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南繁种业产值突破180亿元,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9%,全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建成,离岛免税销售额占全球免税市场的比重超过8%。博鳌乐城基本实现医疗技术、设备、药品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
空气、河湖和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稳居全国一流,PM2.5浓度12微克/立方米。清洁能源发电量和装机占比分别超过70%和80%。新能源汽车渗透率59.6%,居全国第一。博鳌零碳示范区降碳达99%。国家专门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给国内外以稳定预期。
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冯飞表示,封关政策方面已准备就绪,进口征税商品目录禁限清单、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等政策和配套文件都制定好。软硬件条件方面已全面完成,封关硬件设施通过国家验收,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海关智慧监管平台等信息系统也建好。压力测试演练方面,正压茬推进,加紧全流程、全要素、全覆盖、大样本、实战化压力测试,确保既“放得开”也“管得住”。
明利配资-明利配资官网-股票配资门户网站-配资头条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